第八版
城市建筑尋蹤
![](images/return_icon.png)
編者按:
習近平在2019年上海考察時強調:城市歷史文化遺存是前人智慧的積淀,是城市內涵、品質、特色的重要標志。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,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,像對待“老人”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,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,讓人們記得住歷史、記得住鄉愁,堅定文化自信,增強家國情懷。為此,我們推出城市建筑尋蹤欄目,尋訪城市舊址遺蹤,追憶城市歷史記憶,傳承城市歷史文脈。
本期,我們從濟南出發,用鏡頭尋訪記錄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。拂面而立,不舍入心。一磚一瓦都能讓人追懷紅色記憶,老建筑見證了濟南百年歷史滄桑,訴說著不畏犧牲的革命先烈和時代楷模的贊歌。
濟南郵政大樓
每個濟南人的記憶里,都封存著一座過去的濟南城。“車馬很遠、書信很慢”的歲月,白云青舍、春樹暮云、思君滿月……都鐫刻在這座大樓里。
走在梧桐相伴、綠樹成蔭的經二路上,隨著腳步前行,眼前的綠一點點暈染成紅色,抬頭定睛一看,絢麗奪目的紅瓦四角形盔頂映入眼簾,中間鋪著傳統的黃琉璃瓦,每一面的中間還披著一條綠琉璃瓦浮雕花紋作為裝飾,單這頂“帽子”就很吸引人,那他的主人一定是個更酷的人吧。繼續走向前,見他半身神秘熱烈的紅色,邊緣鑲嵌著灰色磚石,身上別著兩份名牌,向我介紹說他叫“山東郵務管理局舊址”。他讓我迫不及待想見到他的正容,路兩旁高大的法桐樹,仿佛忠誠的衛兵,守護著久經滄桑的他,颯颯作響的樹葉,奏起百年樂章。
現在濟南人都叫他濟南郵政大樓,是郵政業務辦公大樓,大樓的兩側各擁有老式嵌入式信筒箱,格外吸睛,和外墻聯成一體,在很長時間里,它們是可以真正使用的郵筒,現在雖已不再使用,但仍能想象之前他們寄托了多少人的思念之情。更吸引我的,是他在歲月里經歷的故事,1918年3月動工興建,1919年竣工,是濟南郵政自建的第一座郵政大樓,自1919年竣工后,他靜靜地矗立了百年,記錄著鮮為人知的郵政史,目睹了一代代郵政人的家國情懷,烙印著解放前血雨腥風的濟南歷史。1928年的“五三慘案”,1937年底濟南再次被日軍占領的場景,1938年濟南郵政部門被迫外遷的傷痛百年郵政大樓,一一目睹了這個城市的歷史變遷和曾經悲慘的被欺凌的苦難歲月,無言地佇立守候。所幸英勇的解放軍最終將紅旗插上了這座商埠的最高建筑,迎來了濟南的新生!
(設計院 郭越 杜興媛)